宇宙
-
科学家在银河系中发现了大量的OB型星
生命主要是由氢氧碳等元素组成的,但是除此之外,组成生命的元素还包括各种重元素。但是我们太阳这样的恒星一般只能合成到碳元素和氧元素,后面的各种金属元素就需要更重的恒星来合成了。 但是…
-
类星体到底是什么?它们是如何产生的?
至今为止科学家已经在宇宙中发现了超过100万个类星体,距离我们最近的类星体也足足有6亿光年【Markarian 231(UGC 8058)】,由此可见,类星体大多数都距离地球非常遥…
-
WD1145+017b:正在被白矮星撕裂和气化的末世星球
在宇宙空间中有很多自然条件恶劣的系外行星,比如之前一颗系外行星WASP-49b,其表面上分布着大量灼热的火山,但是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一颗末世般的地狱星球——WD1145+017b。…
-
自转速度最快的褐矮星:2MASS J03480772-6022270,一个小时转一圈
地球的自转速度是24个小时,而木星虽然体型巨大,但是其自转速度也非常快,只要10个小时就能够转一圈了,其实在宇宙中自转速度非常快的星球比比皆是,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天文学家最近发现…
-
科学家首次观察到天王星上未知的X射线源
太阳系中的天王星确实独一无二,不仅仅是由于它的自转轴是躺着的,如果你有办法去闻一闻天王星的味道,绝对是奇臭无比,就连磁场也是一团乱。大约20年前,天文学家利用仪器来捕捉类木行星的X…
-
毕星团被破坏的潮汐尾似乎预示着银河系的暗物质结构
欧洲航空局的盖亚卫星发现距离太阳140光年的毕星团,正因银河系内大而重却看不见的结构所产生的引力影响而被破坏。这将提供暗物质的细微结构〈银河系形成后所留下来的〉,可能遍布在银河系中…
-
M87星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周围的磁场
事件视界望远镜在最近揭露了M87星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周围炽热气体的磁性,M87星系距地球有5500万光年之遥,由其核心所喷出的黑洞喷流,不仅延伸长达5000光年,也是该星系最神秘、…
-
新理论表明地球地幔中的低剪切波速度区是原行星忒伊亚的残余物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提出,地幔中的非均匀区,也就是所谓的低剪切波速度区可能是忒伊亚遗留下来的碎片。理论上,这是一颗撞击地球的原行星,导致了月球的诞生。该小组在今年的月球和…
-
天文学家通过伽马射线暴的引力透镜发现了中等质量黑洞
对于大家来说,黑洞算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体了,其他的各种天体,包括白矮星中子星之类的,都没有超脱我们对于物理的理解,但是唯独是黑洞,对于其内部的情况,几乎是一无所知。 很多人提到黑洞…
-
科学家发现土卫二冰下海洋中的全球性洋流
海洋覆盖了地球上四分之三的表面积,但是在我们太阳系中,有一颗星球上不但有液态海洋,而且几乎整颗星球都被海洋所覆盖,是名副其实的水球,这就是土卫二,更确切的说它应该是一个水冰球。 土…
-
系外行星上的铁火山:铁岩浆的流动速度是岩石岩浆的10倍
地球上的火山爆发流出来的都是岩石岩浆,但是最近科学家预测了一些特殊的星球,上面可能会存在着能够流淌铁岩浆。这些星球可能是系外行星,也可能是一些金属含量很高的小行星。 科学家预测,一…
-
人可以在零重力下闻到食物的味道么?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零重力或者是微重力对于你的嗅觉功能并没有任何内在的影响。但是这并不代表在零重力环境下,食物味道的传播就和地球上是一样的。这主要是因为零重力会从两个方面来影响你的嗅…
-
科学家首次拍到宇宙网,甚至发现了未知的数十亿个矮星系
虽然宇宙学模型早就预测出了形成星系的宇宙纤维状结构,但我们至今还没有所谓的真实图像。近期,透过安装在智利ESO极大望远镜上的MUSE,我们第一次直接观测到了「宇宙网」的几根细丝。这…
-
科学家发现高能量宇宙射线可能是由O型星星团造成的
宇宙射线是由高能量的质子、氦原子核(两者共占99%)和其他高能量的粒子所组成,以趋近光速撞击地球大气,并和大气作用产生X射线、质子、中子、缈子(μ子)、介子、中微子等二次宇宙射线。…
-
GJ 1132b:大气层失而复得的超级地球
在距离地球40光年外,有一颗叫做GJ 1132b系外行星,这颗岩石行星的质量是地球的1.6倍,是一颗略大于地球的超级地球,虽然它的大小和地球很类似,但是其表面上肯定是没有生命的,因…
-
白矮星上的核裂变:宇宙中也许充满了原子弹
研究人员认为,白矮星中若发生一种核裂变会导致地球上类似原子弹爆炸的类似事件。这篇即将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的论文详细描述了这种反应是如何产生被称为Ia型超新星的恒星爆炸的,该研究…
-
天文学家发现星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也能移动
哈佛-史密松森天体物理中心的科学家,发现超大质量黑洞在星系里明显移动的例子,相关研究结论发表在天文物理期刊。超大质量黑洞因质量较大而移动不易,如同移动保龄球比足球困难一样,科学家原…
-
科学家测算出中子星质量的上限:2.2倍太阳质量
当恒星在生命末期的时候,因为其核心的核聚变元素消耗殆尽,所以其也就会在爆炸中结束自己的生命。而根据恒星质量的不同,最终恒星的核心残骸可能会变成白矮星、中子星或者是黑洞。 黑洞与中子…